墓園 黑暗觀光【組圖】一股參訪死亡或悲劇場所及名人
墓園、名為「
黑暗觀光」(dark tourism)的趨勢,正在全世界隱然成形。根據維基百科,
「
黑暗觀光」指的是參訪曾發生過死亡、災難、邪惡、殘暴、屠殺等
黑暗事件地點的旅遊活動。
小鄧墓園.兩蔣園區 "黑暗觀光"引人潮觀光旅遊有很多種型態,除了欣賞美好的風景體驗特殊的文化之外還有一種在國外被稱為「
黑暗觀光」的行程對遊客也很有吸引力;像是參觀
墓園、古堡、或者災難現場等等。
而台灣對這一塊
墓園 黑暗觀光市場開發得比較少,其實包括慈湖的兩蔣文化園區以及位在金山的鄧麗君墓園都有發展「
黑暗觀光」的潛力;最近國內有大學特別邀請國際學者、到台灣來分享各國的經驗。
墓園 黑暗觀光 - 鄧麗君墓園
每年的鄧麗君忌日,紀念
墓園裡總是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歌迷,來追思這位年輕早逝的巨星,位在桃園慈湖的兩蔣文化園區,每到假日,也總是吸引大量的觀光人潮,這種在國外稱為「
黑暗觀光」的旅遊行程,近幾年來,大受歡迎。
台藝大認為,
墓園 黑暗觀光也是台灣極有潛力發展的觀光資源,特別邀請來自英國、澳洲和中國的學者,希望能借鏡國外經驗,扭轉國人對死亡的畏懼,讓
黑暗觀光成為台灣文創產業重要的一環。
中國湖南博物館的館長說,館內在七○年代出土,漢代的千年女屍,這些年來已經有2000多萬參觀人次,雖然反應不一,但確實很有吸引力。
墓園 黑暗觀光不同於風景名勝,賞心悅目,但對爭議的歷史或是死亡,能夠引起反思,這幾年來,最具爭議的就是真人屍體塑化的人體奧秘展,迄今在全球吸引了超過三千萬人次買票參觀,僅管批判聲浪不斷,但還是無法抵擋人類對未知、對生死的強烈好奇,這股趨勢不容輕忽。
墓園 黑暗觀光引用自:
小鄧墓園.兩蔣園區 "黑暗觀光"引人潮
梵谷墓園成景點 「黑暗觀光」新藍海知名畫家梵谷的
墓園,每年吸引龐大梵谷迷前去追憶緬懷,台藝大校長黃光男透露,曾去過兩次。英國君王和名人埋骨處的西敏寺、美國的阿靈頓公墓等,也成為觀光客必到之處;更有甚者,有些曾經是大屠殺或災難現場的遺址,正日漸轉化成觀光吸引力。
死亡,向來是人類的禁忌話題,卻也是促進人類思想發展、藝術創作或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。一股參訪死亡或悲劇場所及名人
墓園、名為「
黑暗觀光」(dark tourism)的趨勢,正在全世界隱然成形。
台藝大與中華文物保護協會日前舉辦「幽暗記憶與觀光國際學術研討會」,邀請歐亞地區學者專家,研討當代社會如何呈現與再現死亡場域及其與觀光關係等議題,掀起國人對
黑暗觀光的討論。
根據維基百科,「
黑暗觀光」指的是參訪曾發生過死亡、災難、邪惡、殘暴、屠殺等黑暗事件地點的旅遊活動。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體育、觀光與戶外學院教授理查‧夏普雷也指出,到「
黑暗現場」參觀,並非前所未見的現象,自從人類有能力旅行以來,人們就一直受到各種死亡、浩劫與苦難地點、事件的吸引。
「
黑暗觀光與文化和歷史遺產旅遊息相關,而悲劇是組成它的重要因素。」黃光男說,
黑暗觀光是特殊類型的觀光,無法迎合所有人的喜好,卻扮演了銜接、反映過去到現在的重要角色。
黃光男認為,
黑暗觀光是文創產業的處女地,台藝大舉辦此研討會的目的,在於扭轉國人對死亡畏懼的觀念,重思如何讓紀念成為具體化的形式,使
黑暗觀光轉化成台灣文創產業新平台。
墓園 黑暗觀光 - 兩蔣文化園區黃光男表示,台灣不乏發展「
黑暗觀光」的潛力,例如兩蔣文化園區、已逝知名歌手鄧麗君的墓園「筠園」等,每年都吸引大批參觀人潮,台灣若能好好發展
黑暗觀光,並賦予學術探討,不只有助扭轉國人對死亡的畏懼觀念,也可成為文創產業一環。
黃光男也指出,要發展
黑暗觀光,除了要改變人們對死亡或亡者的懼怕觀念外,還必須把相關歷史記憶場所整理好,繪製完整地圖,並賦予深刻的故事敘述,才能為
黑暗觀光加分。
台藝大指出,歷史是人類對於過往篩選的檢視,記憶則顯現一個共同團體如何追念其過往。當某個地點成為特定的、共同團體的、文化資產的象徵時,它便成為所謂的「記憶之地」。「人們主動參觀與自己親友無關的墓園,更重要理由是對於人類共同記憶的緬懷與追悼,這也是認識或接觸歷史與文化的方式。」
墓園 黑暗觀光引用自:
梵谷墓園成景點 「黑暗觀光」新藍海